经曰∶春伤于风,夏为飧泄。又方,陈皮烧灰一钱,轻粉三分,麝五厘,吹入即干。
旧说如此,不必泥。又火盛则痰壅,痰塞肺窍,是为金实亦不鸣也。
若服寒凉药,口疮不效,则为虚火上泛,理中汤加肉桂,大倍茯苓,降阳利水,阳降则口糜愈,水利则泄泻止。有气秘,气壅滞不通,不升不降,其人多噫。
气郁,胸胁痛,脉沉而涩,宜香附、苍术、抚芎。言四肢闷,住而不去,或走注也。
此邪自外传,顺证也,勿药亦能自愈。又谓∶心下痞,半夏加茯苓汤。
阳邪在阳分,遇阳时故热作。 十八日乃脾土寄旺于四季之期,十者土之成数,逾十日不瘥,则旺气就衰,故难愈也。